淺談自閉症孩童認知彈性缺失的狀況
【幼思職能治療所-兒童專注力、感統、情緒訓練|職能治療師|童童老師】
上課時間超過許久,小正媽媽才氣急敗壞的牽著小正的手走進診所。一面著急地跟我們道歉遲到了,一面解釋著為什麼會遲到的原因。
原來小正在來診所上課前,有他堅持完成的「儀式」。
從學校到診所的路程,小正堅持爸媽開車走的路必須一樣,連來的時候也只能停固定的停車位,進教室上課前還一定要去便利商店買布丁吃才肯上課。
平時當然沒問題,但今天剛好比較晚的關係,原本想要先帶他進診所再去停車,但小正卻堅持一定要一起去停車場、一定要去便利商店買布丁。好說歹說希望他先妥協,答應他下課再去買也不行,硬把他帶進診所就開始大哭大叫。
小正媽媽沒辦法,只好帶他完成他的「上課儀式」。
看著小正,媽媽無奈地嘆口氣問我該怎麼辦,因為他不只是上課儀式而已,還有洗澡儀式、搭車儀式等固定無法被改變的習慣。雖然都是些小事,但總會遇到需要調整有彈性的時候,小正總是對於改變無法接受,甚至出現焦慮、不安,或大哭大鬧的情緒。
為何會這樣呢?
事實上,上述的情況或許對有自閉症孩童的家庭而言並不陌生。而此無法【因應環境的改變,做出相對應行為、或策略上的改變以達到目標需求】的狀況,即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—認知彈性!
什麼是認知彈性
規律的作息或習慣可以省下我們許多「耗能」的狀況,因此我們會建立許多生活規律,以把精力放在其他事務上。但我們生活的環境總是隨時在變動,此時能【因應環境的變動,以改變自身行為,或產生新策略的能力】 1,即是所謂的認知彈性。
舉例來說,早上出門時發現錯過公車,下一班要好久才會到,算一下時間,等下一班一定會來不及,因此開始準備尋找替代方案。查詢其他公車路徑、考慮是否坐計程車、或改搭捷運等都是可供選擇的方案。而在此過程中,你需要記得多條公車路徑、比較價錢、思考最節省時間的方式等。最後停止等待原本熟悉的公車,執行最佳選擇,上班才不會遲到。
在上述認知彈性發生的過程中,
目前的理論支持,以執行功能(executive function)1,2為架構,來解釋行為運作的背後機制,並有相對應的神經迴路:
自閉症族群出現認知彈性缺失的原因
由上述認知彈性歷程、以及相關迴路的介紹,我們可以發現,要具備成熟的認知彈性,需要大腦各個部位,不僅發揮各自的功能,還要能彼此協調運作。
而在自閉症孩童身上,許多研究發現,他們大腦中各個迴路間似乎無法彼此協調運作,而原因可能來自於【單一迴路內連結過度強烈】的影響3,4。
而此單一迴路內過度連結的狀況,不僅阻礙與其他迴路協調運作,也造成自閉症孩童在面對任務時,無法明確的活化特定的迴路來運作,而影響認知彈性。5
此部分須注意的是,以執行功能來解釋自閉症認知彈性的缺失,尚無法完全涵蓋該族群彈性僵化狀況,且研究結果仍存在許多不一致性。此外,也有執行功能外的迴路(如皮質-紋狀體迴路),被發現與自閉症族群「重複僵化行為」之間存在。6
不管如何,缺乏彈性的行為模式的確對日常生活中許多層面造成阻礙,至於我們該如何促進行為彈性呢?
一起來看以下的介紹吧!
如何改善孩子的認知彈性
結合臨床介入、近期研究以及上述認知彈性歷程的介紹,以下有幾點關於提升認知彈性的建議:
- 認知彈性適合訓練的年齡
四歲之後的孩童,由於擁有更成熟的抑制迴路及工作記憶系統,逐漸的讓他們能夠完成成功地轉換。因此在四歲之前,建議用注意力轉移的方法,四歲之後,再使用底下認知彈性促進的方法,會較有效率,較切合孩童的發展。 |
- 訓練孩童在單一活動中,建立新規則的能力:由於彈性行為的產生,牽扯到可否在同一事件中產生新規則,因此學習建立新規則的能力是為訓練認知彈性的第一步。
分類法 |
要求孩童除了特定的分類方法之外,想一想是否還有其他的分類系統。在臨床中常用的遊戲如動物分類: 準備幾種動物,讓孩童先分類一次,孩童第一次可能用種類來分,如小豬們都在同一類、小狗們是另一類等。待分類完後打亂,要求孩童再分類一次,但必須是其他分類方法,比如說在天上飛的可以是同一類,生活在陸地上是另一類等。重複幾次,讓孩童在其中可以轉換「分類規則」。關於此部分相關的桌遊包括Speed(無影脫牌手)或Uno. |
聯想法 |
玩法包括準備一些工具,讓孩童猜看看,每一種工具可能在那些場合會用的到,並規定每個工具都需想三個場合。如尺可以拿來做勞作時測量長度、在做數學題目的時候用到、或拿來畫線等。 |
- 訓練抑制能力
認知彈性的過程中,很重要的一環是能抑制先前的習慣反應,以轉換到新的策略或規則。簡單的玩法包括準備一些字卡,字卡上有兩個或以上數字,將字卡上的數字以字體大小不同的方式呈現(如可能2寫的很大,8寫的小),要求孩童比較數字「值」的大小,忽略字體的大小。 |
- 教導調節情緒的方法
在遇到環境出現非預期性的改變時,孩童可能會感到失落、緊張、焦慮或甚至生氣的情緒。而這些情緒都有可能會阻礙彈性行為的產生。教導情緒調節的方法,將能在緩和情緒後,使彈性更能被促進。如在緊張時利用深呼吸、轉移自己注意力等方式讓自己緩和,都是不錯的策略。 |
◉ 如果您的孩子有【注意力、情緒、感覺統合訓練】、【職能治療】的需求,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預約評估:
- 加入幼思職能治療所【官方line帳號】: https://lin.ee/kIXyrje
- 來電預約:02-85027002【禮拜一~六 09:00-21:00/禮拜天09:00-18:00】
- 透過幼思職能治療所【官方粉絲團】私訊預約: https://reurl.cc/QWyoxM
◉ 更多育兒資訊,請參考
- 【童童老師的粉絲團】:https://reurl.cc/qgyGZy
- 童童老師著作:
✓【接住孩子前,先接住自己】:https://reurl.cc/kqRWWL
✓【撞牆教養學:用12個練習理解孩子,將衝突化為溝通的轉機】:https://bit.ly/S0500086-B
Reference
- Dajani DR, Uddin LQ. Demystifying cognitive flexibility: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and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. Trends in neurosciences. 2015; 38:571–578.
- Davidson MC, Amso D, Anderson LC, Diamond A.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control and executive functions from 4–13 years: evidence from manipulations of memory, inhibition, and task switching. Neuropsychologia. 2006; 44:2037–78
- . Supekar, K. et al. Brain hyperconnectivity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its links to social deficits. Cell Reports 5, 738–747 (2013)
- Uddin, L.Q., Supekar, K., and Menon, V. (2013). Reconceptualizing functional brain connectivity in autism from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. Front. Hum. Neurosci. 7, 458.
- Uddin LQ, et al. Brain State Differentiation and Behavioral Inflexibility in Autism. Cerebral cortex. 2014
- Abbott, A.E., Linke, A.C., Nair, A., Jahedi, A., Alba, L.A., Keown, C.L., Fishman, I., M€uller, R.A., 2018. Repetitive behaviors in autism are linked to imbalance of corticostriatal connectivity: a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MRI study. Soc. Cogn. Affect. Neurosci. 13, 32–42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