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,你怎麼這麼愛拖拖拉拉?
幼思職能治療所|兒童專注力、感統、情緒訓練|職能治療師|童童老師

孩子在兩歲之後,會越來越有「我」的感覺,也就是所謂發展「自我概念」(self-concept)的開始。
但也因為如此,孩子就會開始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、自己的堅持、自己想完成事情的方式。想當然,大人也會開始覺得孩子開始難帶了:「明明都跟你說怎麼做比較好了,為什麼你還是不聽!」
像此篇要討論的拖拖拉拉,就是「我們覺得孩子在錯誤的時間點,做著錯誤的事情,還不會聽我們的話停下來。」
但這樣的碰撞,還常不是因為孩子的想法開始跟我們不一樣了呢?
因此,與其用「控制」的方式讓孩子聽話,如何平衡孩子的「自我發展」與「讓他學會計畫重要的事情」,或許就能從我們此篇文章的討論裡,找到一些思考的方向喔!
大人如何停止自己的拖拉
首先,在討論如何引導孩子前,我們先來看看大人的拖拉行為是如何停止的。
凌晨三點了,你仍阻止不了自己那萬惡的手指頭,也止不住想點開下一集的慾望,不斷地跟自己說「再看一集我就結束了,再看一集我就結束了!」,卻仍抗爭著睡魔和罪惡感繼續追著劇。
此時「關掉影片,趕快睡覺」的這個目標,似乎被深埋在理智線外。
而就在劇情與生活的理智對抗戰中,你突然想到「再看一集的話,明天會起不來,孩子上學會遲到!」
而且,上次因為追劇,上班時都沒有精神、做事好痛苦的狀況仍歷歷在目。
這時,你試著安慰自己:「好吧!那明天上班時,午休時間不要睡覺,再來看下集好了。」
最後,總算停止點開下一集的衝動,進行更重要的事,也是我們的目標—關掉影片,趕快睡覺!
而在達成這個目標前,我們之所以能夠自我控制,停止本來會繼續拖拉的行為,就是因為我們發揮了「計畫能力」!
首先,我們必須要有「順序感」,才能對接下來的事件有所預期,我也才能提醒我自己,如果我再不睡,明天會起不來,公車會趕不上,然後孩子上學會遲到等等。
此外、,我們還必須將我們有限的「工作記憶」,不只處理劇情,還要處理上次不好的經驗,現在的感受(其實很累了)。
此時的我們,或許還要發揮「認知彈性」,好想一個替代方案,來讓自己接受需要停止的這一件事。而認知彈性,比起前面兩個能力來說,更是許多時候自我控制會成功的關鍵,因爲當我們想到「可以如何不影響目標,卻又能滿足自己」的方式時,當下停止拖拉的機會也相對提高許多。而孩子也因為缺乏認知彈性的關係,常常覺得現在沒有,以後就不會有了,因而在被阻止時會有山崩地裂、世界末日的感受。
最後,我還要讓「抑制能力」發揮作用,才能停下手邊喜歡的事,去做更重要的事。
而以上的「順序感」、「工作記憶」、「認知彈性」、「抑制能力」,即是計畫能力的一環,也讓我們在「達成目標」時,彼此環環相扣以發揮不同的幫助。
|
計畫能力 |
描述 |
孩子的狀態 |
|
順序感 |
知道接下來有什麼規劃、事情會以什麼順序發生、甚至順序會幫助我們形成「時間」概念。比如先有早餐,再去上學等。 |
沒順序感時會容易「只有現在」 |
|
工作記憶 |
能夠在短時間內,不只記得多個訊息,還能夠處理這些訊息 |
我只要想得到「OOO」其於免談 |
|
認知彈性 |
能夠想出替代方案解決衝突 |
沒有了,我的世界就完了! |
|
抑制能力 |
停止已經開始的想法或行動,或將注意力轉換至其他部分。 |
我停不下來! |
計畫能力如何訓練
不過,這些計畫能力如何訓練呢?有沒有什麼特別的訣竅?
也在於我們知道訓練需要一些時間,因此接下來的討論,就會方分成兩個部分,一個是「當能力還沒被訓練起來」時,可以繞過這些不成熟能力的代償技巧、另一個就是「訓練」的方式了!
|
計畫能力 |
代償方法 |
訓練方式 |
|
順序感 |
建立SOP
|
|
|
工作記憶 |
大字報
|
預期能力的訓練—知道如何分配自己的工作記憶。 |
|
認知彈性 |
給一個肯定的替代方案
|
問題解決能力 |
|
抑制能力 |
預告
|
延宕滿足 |
順序感
在順序感的部分,由於孩子的大腦尚未有能力可以在做一個步驟時,想到還有下一個步驟要做,以及下一件事要做什麼,因此代償的方式,就建議可以用「建立SOP」(標準化流程)來當做解決辦法。因為當我每一次都是以同樣的步驟來達到目標,那麼,我就不用再去想,大腦也會自動將這些步驟變成半自動處理的程式。
舉例來說,我一開始要學開車時,可能要記得倒車入庫的時候,一要做什麼、二要如何等等。等到我開到很熟練,下次再倒車入庫時,大腦自動地就會將這些步驟叫出來,我也不需要特別再去處理,甚至有時候完成時,我們還會想剛剛我們有「倒車入庫」的記憶嗎?
而除了可以變成自動處理的模式之外,形成SOP還有另一個好處,就在於我們不需要額外消耗能量來規劃這些事情,因此我們也會比較願意去執行這些瑣碎、但又與我們達成目標有關的動作。
而許多家長在幫孩子形成標準化流程時,最容易失敗的原因,就來自於一開始沒有一起做、或者標準流程的步驟太多等等。
至於與「順序感」有關的兩項訓練方式,分別就是帶著孩子學會如何對於「過去的事件」進行順序編碼、以及學會對於「未來發生的事情」進行預測。執行方式都很簡單且類似,比如孩子要睡覺了,問他在睡覺前做了哪些準備,可不可以用三個步驟講出來,而孩子的編碼可能就是「一,我刷牙、二,我聽床邊故事、三,我把燈關起來準備睡覺」等等。至於預測型態的練習,則將問句改成接下來要做哪三件事就可以了。
工作記憶
大字報的部分,建議可以貼在與目標最相關的「情境」處,比如刷牙要注意的是像要貼在廁所的牆壁上、收拾書包的方法要貼在掛書包的牆壁上等等。
而與工作訓練有關的訓練方式,我建議的,則是訓練「預期能力」。為什麼呢?因為我們工作記憶的位元,其實每個人大多都相當。而在每個年紀可以達到的工作記憶處理速度,不被特別情況干擾的話,其實也都差不多。但工作記憶還是有些許差距的原因,就在於我們能不能有效的分配自己工作記憶的資源。
如同前面說的,大腦的資源有限,如果你還把這些有限的工作記憶,拿去處理跟目標無關的事情,那麼你能夠處理及注意到的事情,就會有所限制及壓縮。因此,如果我能夠在投入目標前,就先將要注意的事情規劃好,那麼,我也能有效率的分配注意力,在這些我一開始就計畫「該注意的細節」上。
其實,這裡的練習,就可以跟前面規則的制定變成一系列的練習方式。比如我會與孩子一起練習,在遊戲開始前,先想一下遊戲有哪邊需要注意的。而孩子可能沒辦法在第一時間答出來,這時我會讓大家先玩一次,然後再來檢討剛剛發生了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,比如孩子容易撞到別人,那麼,我們就可以針對這些要注意的地方,形成規則,譬如「在玩的時候要跟別人距離打開一個手臂的寬度」等等。
而孩子也會因此學到,「該將有限的工作記憶」,拿來處理什麼重要的事,以及如何做到這件事!
認知彈性
在孩子認知彈性尚未成熟前,我建議的處理方式,就會是「給予一個肯定的替代方案」,好讓孩子知道,現在不行,不是永遠不行,而在什麼時候你就可以!
而在給予Plan B(替代方案)的時候,也是有訣竅的喔!比如如果我們將否定句放在前面「現在不能看電視!明天才能看!」那麼,孩子還是會覺得被拒絕、還是有一種萬年都不能看的感受。此時,如果將否定句改成肯定句,成功的機會也相對提高許多「你明天就能看了!只是現在要關掉!」。
此外,如果孩子年紀在六歲以上,也可以鼓勵孩子想一些「自己也能接受的替代方案」。比如本來計畫要出去玩,結果當天下雨沒辦法出去,孩子也因此覺得十分沮喪,而此時,反而就是與孩子練習想替代方案的好時機。換一個室內的地方玩、改在家裡看上次很想看的電影等等,其實都是在促進認知彈性,以解決我現在需求的好方法!
抑制能力
最後,即使停下來這件事,也是需要多次的練習,才有辦法發揮大腦成功「抑制」偏離目標的想法或行動喔!而訓練的方向,建議大家可以參考情緒章節中,開心情緒裡討論到的「延宕滿足」練習。
而在還沒有辦法快速抑制之前,大人有沒有進行「預告」,其實就會差很多了!因為預告,會讓孩子的大腦有預先準備的機會。而就連預告,也是有些小訣竅的喔!比如大家常用的「時間」預告,其實反而是容易失敗的一種方法。第一,因為孩子的時間概念尚未成熟,而即使他會看時鐘了,但他大腦中時間的流逝還是與我們不一樣,而我們的五分鐘可能對他來說只有過三秒的情況下,當然他會覺得根本沒玩夠。第二,用時間來當作提醒,還會有另一個風險,就在於時間到的時候,常常就會停在我們覺得最精彩的地方!想想,我都快要破關了,這時候你跟我說不能玩,當然我也會想要反抗!因此,如果預告的提醒,能讓孩子有告一段落的感覺,此時成功停止的機會也比較高。而此時,針對「回合」:你再讓火車跑一次鐵軌就要結束囉!「次數」:你再讓彈珠溜下來三次,就要收起來囉!「段落」:你把房子的窗戶蓋好,我們就要睡覺了喔,做為提醒的方式,孩子相對也較能接受。
至於練習方式「延宕滿足」呢,或許可以在孩子出現慾望(比如我已經吃了一片餅乾,但我還想要吃)時,讓他知道還要可以,但需要如何分配時間好讓自己再次滿足,才不會被慾望牽著走喔。
最後,我想我們與孩子的關係,難免會在「想引導他」但又想「讓他獨立」之間碰撞。而也許拖拉議題的練習中,不只是孩子練習如何獨立,也是讓我們做家長的,練習慢慢放手的機會喔!
◉ 如果您的孩子有【注意力、情緒、感覺統合訓練】、【職能治療】的需求,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預約評估:
- 加入幼思職能治療所【官方line帳號】: https://lin.ee/kIXyrje
- 來電預約:02-85027002【禮拜一~六 09:00-21:00/禮拜天09:00-18:00】
- 透過幼思職能治療所【官方粉絲團】私訊預約:https://reurl.cc/QWyoxM
◉ 更多育兒資訊,請參考
- 【童童老師的粉絲團】:https://reurl.cc/qgyGZy
- 童童老師著作:
✓【接住孩子前,先接住自己】:https://reurl.cc/kqRWWL
✓【撞牆教養學:用12個練習理解孩子,將衝突化為溝通的轉機】:https://bit.ly/S0500086-B
留言列表

